收藏本站|设为首页|English|

新闻中心

传媒摘要

发布日期:2016-07-07 16:14:39

【中国冶金报】沈文荣:“高水平重复”产能也要压减

近日,全联冶金商会会长、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接受了《中国冶金报》记者的专访,就目前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态势以及未来趋势发表了见解。

谁退出?要深入研究

《中国冶金报》记者:今年初以来,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产能退出的政策不断出台.您怎么看去产能这件事?

沈文荣:实际上表明,去产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靠政策这只“有形的手”导向,更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抉择,不能够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此外,中国经济今年年内还在L形的底部,那么,如何走上去?其中一条是要把供给侧改革的决心真正变作实实在在的行动,并且要将去产能政策措施加以落实。我估计,到2018年,有可能完成去除1亿吨产能的目标;如果5年内能够去除1.5亿吨产能的话,中国钢铁行业的供求矛盾就能够有所缓和,供需可能达到基本平衡。

去产能还存在一个“谁退出”的问题。要进行客观、辩证地分析去产能的对象,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我认为,并不一定是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但不是一流水平的产能退出,因为这些产能在某些地区,还是有市场的,有一定的销售渠道,环保、安全、产品质量也是可以的,也是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的。

这些产能实际上还是能够生存,并且可以被选择性保留的。为什么?因为这些企业往往地处沿海沿江的经济发达地区,不仅当地市场需求旺盛,还可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因此,钢铁行业去产能必须辩证思维、多元思考。纵观国内,无论宝钢、武钢、首钢还是沙钢,一大批企业的装备技术均已经达到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水平了,经过科技创新和环保技改,节能减排环保指标水平也好于国外同行。实际上,目前,国内低水平的产能已经基本被淘汰了。低水平产能大部分集中在中小民营企业,只要政策一发布,这些企业自己就关掉了。因为他们如果不跟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存不了。

现在的问题是“高水平重复建设”增加的这部分过剩产能,这些产能催生的有些企业亏损严重。怎么办?如果对这些严重亏损的企业实施“债转股”,给他们“输血”,表面上看,亏损问题暂时解决了,但不能解决根子问题。因为这些企业所处地区市场不大,没有物流优势,而且吨钢成本非常高。

所以,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淘汰环保、安全不达标,装备落后的产能,也要坚决淘汰无效益、扭亏无望的亏损大户。二是要解决“高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多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严重的“高水平的重复建设”,客观上加剧了钢铁产能过剩,必须引以为戒。

当务之急是要对污染严重、环保工作不过关、地理位置偏远且当地没有产品销路、原材料和运输成本很高、长期严重亏损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僵尸企业”,按照政策加紧关停、坚决关停,人员分流妥善安置,坚决去除其落后或呆滞产能。如果这些没有效益的产能都要保护下来的话,那么这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不彻底。

收购重组?是有条件的选项

《中国冶金报》记者:下一轮钢铁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可能会有一些企业被整合,您怎么看兼并重组对去产能的作用?

沈文荣:开展企业并购重组是去产能的一个选项,要选择区位物流条件好、市场销售半径合适、工艺装备比较好、产品也比较好,只不过是出现资金、技术、管理瓶颈等困难的企业为对象,通过优化整合,进一步合理定位提高产业集中度,但是,千万不能搞“拉郎配”式的联合重组。

另外,如果对落后企业进行收购兼并然后再进行所谓“技术改造”,反而会在客观上起到保护落后产能甚至扩大产能的负面作用。

《中国冶金报》记者:沙钢有没有收购重组方面的打算?

沈文荣:沙钢收购或者重组要看情况。沙钢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要研究这个企业为什么没有经营好,整合后是不是就能经营好。沙钢不会为增加规模总量而合并,而要能够达到优势互补;同时,如果比新建厂投入的资金低20%-30%,我认为是可以试试。

我认为整合必须有3个条件,一是地理位置,就是企业要有市场,要沿海沿江,能大进大出;二是亏损有可能改善,通过沙钢引入先进管理理念,输入一部分资金可以扭亏;三是价格问题,如果是实实在在的价格,我认为就可以考虑兼并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