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English|

新闻中心

传媒摘要

发布日期:2019-12-31 09:29:09

【中国冶金报】看沙钢如何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月~10月份,有限公司圆满完成目标任务,铁、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8%、3.6%、1.7%;降本增效成绩达14.3亿元,负面清单压降率达到40%。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完成年度计划的121%,效益指标在同行中名列前茅。”11月11日,在一年一度的总结评比动员会上,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在报告中指出。

在如今市场下行、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下,沙钢如何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持续开展降本节支、挖潜增效攻关活动。”沈彬介绍。沙钢立足自身实际,挖潜力、增效益,激活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使企业成本竞争优势不断提升。

精细管理 让降本理念深入人心

早在2013年,沙钢就提出,以成本为重点强化管理,坚持把系统降本作为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企业盈利的重要措施,算好“成本账”;截至2015年,沙钢降本工作经过3次调整,划分为5大板块;截至2019年,沙钢降本工作划分为7大板块280项具体支撑项目,包括炼铁厂降燃料比项目、电炉炼钢厂降能耗项目、棒线厂提高负偏差项目、各个分厂提高产品成材率项目等。降本工作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入,真正实现从“细枝末节”里“挖”效益。此外,自2016年下半年起,沙钢正式提出开展负面清单攻关工作,排查出降本工作中影响效益提升、指标提升、质量突破、品种优化、管理精细等的负面因素,通过“一加一减”,真正算清“降本账”。

就在行业大多数人认为已降无可降之时,2019年8月份,沙钢人在降本路上再度出发。在沈彬“一切成本皆可降”“人人皆可降本,人人皆可增效”理念的激发下,多项技术改造、小改小革和微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广大干部员工也积极出谋划策,通过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等方式为企业降本增效贡献智慧。

上下同欲,无往不胜。沙钢通过实施铁前一体化管理,抓好铁前“三配”(焦炉配煤、烧结配矿、高炉配料)降本攻关,1月~10月份,铁前一体化降本额同比增加34.37元/吨;推进合金降本,实施螺纹钢一体化降本攻关,1月~10月份,螺纹钢共降本1.23亿元;钢板总厂通过实施“3.5米线热分段剪至1号冷床生产节奏攻关项目”,月增效56万元;棒线厂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月节约新水8万吨;电炉炼钢厂创新设备管理,开展设备人员“客户”(工序操作工)走访制度,及时解决设备问题,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70%;转炉特钢车间修旧利废,减少外协费用50万元以上……一个个项目溢出实实在在的效益,一项项降本成果“开花结果”。

“10月份以来,我们围绕钢铁料消耗、高效益品种钢、波段采购、生产异常压降、全员性指标提升等项目,再次发动全员排查,深挖降本潜力,目前梳理出2020年降本节支增效项目542个。”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处副处长、成本科科长孙海兵介绍说。

智能制造 培育降本增效新动能

  如果说全员降本文化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软实力,那么智能制造则提供了成本竞争的硬实力,输出了最直接的经济效益。

“沙钢将致力于打造全流程数字化工厂,使人均产钢量向1800吨迈进,使智能制造成为推动沙钢高效发展的‘新引擎’。”沈彬表示。近年来,沙钢集团遵循“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智能制造战略方针,紧抓物联网、工业互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机遇,将先进的钢铁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资源节约和效益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智能化提供了协同降本的最佳解决方案。为此,沙钢于2018年建成并运行能源管控系统。该平台通过实时采集分布在公司范围内的近万个数据点位信息,为公司内各级用户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实时数据,为生产运行调度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也为能源管理人员提供了能源降本、挖掘潜力的平台。根据2018年的运行数据,该系统带来了3.7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智能化缩减了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沙钢研发团队通过数字化工艺仿真平台对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进行设计与优化,仿真出可行方案。“例如,生产2000兆帕级钢绞线,从成分到工艺都要不断调整,智能化改造后可节约至少一半时间。”沙钢钢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麻晗举例道。

智能化提高了一线职工的工作效率。在沙钢集团冷轧厂硅钢车间的主控室内,“跑库员”顾峰对着电脑屏幕,通过电子库管系统,轻点鼠标,将出库钢卷的坐标位置发送给行车驾驶员,行车驾驶员“按图索骥”,很快就完成了一批钢材的吊装出库。“以前每次钢材进出库,都要跑到现场满仓库地找,一个钢卷一个钢卷地对货号。有了智能库管系统后,每一卷钢卷有了专属位置坐标,一个人可以完成3个仓库的管理工作。”顾峰说。

智能化提升了物流执行效率。沙钢建设了物流管控集成平台,从码头卸货到原辅料入库、产成品出库、码头装货,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通过智能物流建设,沙钢年度物流作业能力提高了约252.85万吨,翻运计量员减少到3人。另外,手机App(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平板终端的运维成本,每年节省设备折旧、维修费用约17.2万元。

创新驱动 打造降本创效利器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沙钢持续推动降本增效、推进产品升级的一大利器。
沙钢坚持把“两高两提”(开发高端目标用户、高附加值产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双10%提升”(高效益品种钢销量提升10%,重点客户销量提升10%)作为战略性任务常抓不懈,积极抢占高端市场制高点,逐步向高端产品突破,瞄准高端客户突围。据统计,今年初以来,沙钢共开发新产品50余个,其中加铬帘线钢SGLX82ACr、工具钢50BV30-ST以及超薄带新品等填补了国内空白,自主研发的TMCP(热机械控制工艺)型超高强度级海洋工程及船舶用钢进入工程应用阶段;600兆帕级超高强度抗震钢筋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等2个项目被提名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投产让沙钢获得了可观的收益,1月~10月份,沙钢高附加值产品创效达6267万元。与此同时,沙钢坚持研、产、销、用“四位一体”联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系,结合下游行业智能化、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从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产品设计选材支持,用户工具、工艺技术支持,用材和结构的持续优化4个方面入手,切实为用户提供涉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钢材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技术降本。
作为全国首批供应链试点企业,沙钢集团还积极创新与上下游的合作模式,实现与上下游的供应链协同;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和融资服务,实现供应链节点顺畅运行;着力打造电商平台,通过钢铁电商平台集中报价销售、集中招标采购的运营模式,打破了买卖双方的时间、地域限制,提高交易率,降低运维成本,实现产业链的信息对称与降本增效。